◎人生驿站
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,那么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的动脉。长城将内外通过关卡连成一片,运河将南北通过水域连为一体。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,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使尽了磅礴的力量、流干了鲜红的血液、绞碎了坚强的肉身,他们在大地上划出了庄重而神圣的一撇一捺,组成了最伟大的“人”,他们就是中国人。两千五百年的相思,两千五百年的运河,两千五百年的兴衰交替,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轮回;大运河也许曾经没落,也许曾经辉煌,也许被历史所遗忘,也许被民众所记着,但是它从不言语,它就是中华大地的动脉,贯通南北,联系五河。
两千五百年前,黄河流域孕育了各个民族的辉煌和战争,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,碧波万顷的河面被残阳的鲜血染红,无数血泪堆积而成的运河,在历史的冲击下不断前进。魏晋南北朝后,经济中心逐渐南移,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逐渐分开,迫切需要贯通南北的大动脉。自隋朝统一天下后,国家终于有能力来完成这一伟大的工程;莫要怪隋炀帝的心狠手辣,驱使百万劳工开凿运河,运河是“弊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的丰功伟绩;莫要怪隋炀帝的骄奢淫逸,数万游船巡游江都,而是江都的灯红酒绿给了他幻想的空间。至此,南通余杭,北至涿郡,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由此形成。漕运的发达,兴起了多少酒肆与商铺,养活了多少穷困潦倒的农民,形成了多少特有的商会文化……苏湖熟,天下足。一颗一粒皆是汗水与粮食,一点一滴满是风光和雨露。它的影响至今无法估量,我们只能静静地坐在岸边杂草丛生的土地上,幻想着曾经的千帆竞过、万声号子,任思绪和历史重叠、相溶。
政治中心北移和经济中心的南移,让定都北京(大都)的元朝更需要与江浙一带连成一线,裁弯取直犹如疏通了大动脉的种种不合理处,运河的作用更加明显。直到近代海运的兴起,漕运的没落,大运河犹如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华大地,笼罩着厚厚的阴霾,然后和这条东方巨龙一样,逐渐陷入了沉睡。二十世纪后期的铁路兴起,更是让大运河的光彩尽失。它仿佛在两千五百年的岁月中失去了喜怒哀乐,它也许看透了两千五百年的兴衰更替,它大爱无言,又更深厚宽广。它所得到的理应比应得的更多,直到2014年6月22日,数千历史所堆积的守望终于得到了正名,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两千五百年的守望,两千五百年兴衰交替的轮回,那深入到骨子里的血脉,那种在中华大地上的根,大运河,一部史无前例的“大地史诗”。
(周明华)
|